课程负责人 |
白志忠:男,1972年8月出生,文学硕士,副教授,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武汉大学访问学者,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普通话省级测试员,中文速记培训师、考评员。 教学与技术专长是大学语文、古代文学作品选、应用文写作、体育传播学。 1997年7月-至今,在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工作,先后任讲师、高级讲师、副教授。现任学院继续教育处副处长兼内蒙古自治区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副站长。参与教材三部: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应用文写作》(副主编),全国高职高专教育规划教材《大学语文》(副主编),体育院校高职高专专版“十二五”规划教材《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曾主持省级课题三项、参与省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撰写的教学科研论文多次获奖。曾获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 “优秀奖”,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九次评为学院“优秀教师”光荣称号。
|
教学团队 |
乌日其其格:女,1981年2月出生,新闻学硕士,讲师。教学与技术专长是体育传播学、广播电视学。2002年7月——2005年8月,在通辽电视台工作;2008年9月至今,在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任教。在自治区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课实践教学模式探折》、《数字技术对制作电视新闻的作用》、《论手机短信的传播特点》、《为蒙古语播音奋斗一生》等,得到全院师生的一致好评。
|
姚磊:男,1978年12月出生,文学学士,讲师,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教学与技术专长是语言文学课程、写作课程、体育传播学教学。2003年8月至今,在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担任大学语文、基础写作、古代文学作品选、体育传播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2006年开始,在学院普通话测试站负责普通话培训教学组织工作,现任学院党委办公室宣传科科长。参与编写全国高职高专教育规划教材《高职素养语文》一部,主编第五单元,四万字;参与省级课题2项,院级课题多项。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两篇。2005年、2006年、2008年,获得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2008年至今先后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有为青年”称号、学院“优秀教师”称号、自治区体育局“2007—2009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自治区教育厅汉语委“十一五”期间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
包乌云:女,1979年6月出生,文学学士,讲师。教学与技术专长是体育传播学、广告学概论、新闻事业史等课程。2004年至今,在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任教,主要从事广告学、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事业历史、现代文学、体育传播学等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工作。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两篇。参与全国高职高专教育规划教材《大学语文》一书的编写,承担第六章外国文学部分的编写。
|
李芳: 女,1985年5月出生,文学学士,助教。教学与技术专长是应用文写作、体育传播学教学。2008年至今 在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担任《应用文写作》、《体育传播学》教学工作。工作以来,2010年,获得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1年,获得学院首届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三等奖;2012年,获得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
|
刘凯: 男,1987年11月出生,学士,助教,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教学与技术专长是广播与数码影像。2012年至今,在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任教。
|
课程组情况说明 |
课程组学历情况:教学队伍中,专职教师6人,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3人、助教2人,硕士2人,3人具备“双师型”教师资格。
|
课程组年龄结构:40岁以上1人,占17%;30-40岁3人,占50%;30岁以下2人,占33%;平均年龄33岁。
|
课程组师资配置:教学队伍主讲教师均是长期坚守在教学第一线的骨干教师,涉及理论教学、实践指导等领域,热爱本职工作,教学效果好,理论基础扎实,学风、教风严谨,科研能力突出,历年来年终考核成绩均为优良,并获得同行和学生的好评。
|
课程组教师情况:体育传播学课程师资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核心,知识结构涵盖各层次,学缘结构优化,教师团队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较合理。
近5年来,课题组始终坚持教学和科研为主线,突出专科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为主的教学思路,培养具有基础扎实、符合媒体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体育传媒人才,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教学和校外实践相结合,为此,课题组做了以下工作:
1、教学文件建设:组织编写了《体育传播学》课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等教学文件。
2、考试形式:已建立《体育传播学》试题库,实行考教分离。
3、课堂教学:组织任课教师积极进行课堂教学研究,对讲稿和教案进行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了一些典型的教案和范例;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辅导教师培养:建立了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制度,培养青年教师担任授课与辅导工作。
5、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实践教学内容,加强与新闻媒体实习实训基地的有效沟通。
6、课件制作:加强多媒体教学的措施,以直观的视觉感受提高教学质量。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1、制定中青年教师培养方案,有计划按比例创造条件派中青年教师学习或进修,选择资深老教师为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由这些老教师对年青师资进行业务指导,负责教学质量的监控、传授授课的经验。实行传、帮、带的形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并有督促、检查和总结。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功底。
2、有完善的“预讲”制度,青年教师上讲台前均需进行预讲,方能上岗。
3、鼓励和督促青年教师继续学习,提高学历,主讲教师有一名获得硕士学位,两名教师正在积极报考深造,一名教师考取博士生。
4、要求参加各种科研讲座,鼓励参加学术活动,促进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交流,提高科研水平,每学期进行一次业务考核。
5、鼓励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英语、计算机、专业技术学习班等),提高实践能力,有一名教师获得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资格。
培养效果:经过3-5年的培养,这些年青师资就会成为本岗位的支柱人才。使他们具有了较深厚的基础理论和较宽广的知识,从而逐渐成为能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具有驾驭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引导与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培养通才与精品的教师。 此外学校建立完善的听课制度,教学督导组听课制度、系主任听课制度、教研室主任听课制度、教师之间听课制度(见教学管理文件),以及教研室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的研讨和培训,使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学生评价和教学督导组评价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质量评估评价分达到优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