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日益突出,就业难度的不断加大,就业工作已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高职院校,就业工作更是重中之重。一方面我院通过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和思想教育,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了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及能力素质的要求,促进我院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客观的反映我院毕业生质量和社会声誉,及时发现我院在专业设置、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学院制定有效措施,着重抓好几个环节的工作,保证全院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需要。
一、毕业生就业情况相关分析
(一)毕业生结构分析
我院体育类专业设置稳定,开设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新闻采编与制作、市场营销、体育服务与管理、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体育保健等七个专业,招生规模依据就业市场人才需求变化适当调整。其中,2014届毕业生共105人,运动训练专业25人,社会体育专业13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32人,市场营销专业24人,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7人,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4人。
(二)市场人才需求专业结构分析
由近三年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信息比较分析可知,随着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日趋高涨,健身休闲运动正在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和生活时尚,社区体育馆、大众健身房等各种体育场馆设施日益完善,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量较多,就业渠道比较广,就业对口率也较高。由于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小学体育教师由教育主管单位统一招聘,对毕业生就业时间和需求数量有较大限制,体育类专业毕业生求职竞争更加激烈。但农村义务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政策性就业渠道,为体育类专业毕业生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才需求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
(三)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我院体育类专业办学时间较长,毕业生社会认可度较高,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虽说我院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偏低,但是二次就业率还是有了明显的提高。这说明我院大部分毕业生离校前或在毕业后的短时间内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四)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
我国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较为理想,但是在社会体育领域中就业的比例较低毕业生去向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就业较多的部门依次为学校、企业、公务员和街道社会体育专业的主要服务领域在体育产业部门,受现有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我国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尚处于培育阶段,并且在地区间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在经济发达地区,社会体育专业和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已经形成,超过半数的毕业生在商业性体育服务场所及相关服务领域从业,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这些地区对体育服务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出现持续的增长;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体育服务类专业毕业生在商业性体育服务场所及相关服务领域中从业的比例偏低,就业市场还没有形成。自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决定后,自治区体育局十分重视体育产业的发展,召开了全区体育产业发展研讨会,我院也抓住体育产业发展和开展校园足球的机遇,多次召开学院科学定位、转型发展研讨会,对进一步做好招生就业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校企合作,切实保障顶岗实习
我院高度重视学生顶岗实习工作,通过与体育行业企业合作并利用其资源,强化校企合作,组织学生开展顶岗实习。目前,学院已建立1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基本覆盖我院有毕业生的所有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时间平均6个月以上,特别是运动训练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半年后正式到订单企业就业。
(二)注重职业技能,整体设计实践教学
学院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根据专业特点,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规划,将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学的核心环节,纳入课程体系的整体设置中,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时间,实践类课时占总学时的比例平均在60%以上。调整了实践教学内容,尽可能与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资格制度相适应,组织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共同设计实训项目、共同编制实训教学文件,共同承担实践性课程教学,通过专业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等分段实训,层层递进的形式,使学生真正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所需要的操作技能。
(三)完善运行机制,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学院制订实施了《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毕业实习规程》,《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修订)》,《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修订)》等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为加强实践教学管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学院与合作企业签订了“校企双方共同实施学生实习实训”协议。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均配有专职实训指导教师,专职辅导员参与学生实训实习管理;校外实训实习除配备校内专任教师外,还聘请基地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共同承担学生实训实习的业务指导和技能考评工作。
为了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环节的管理,制订实施《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毕业生顶岗实习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各系与相关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安排学生按照企业规范进行顶岗实习。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系里安排指导教师或采取电话询问或现场走访方式,了解掌握学生实习情况。实习期结束,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撰写实习报告。各系对学生校外实习过程的监控和管理比较到位,保证了学生实习的质量和效果,历年实习单位对我院实习生的工作都予以较高的评价。顶岗实习人数、企业录用人数、录用率逐年增加。
(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学院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考核与职业资格鉴定工作,积极实施“双证书”制度。继续教育处负责学生专业技能考证培训工作,开设有国家二级裁判员认证、游泳救生员等多种资格证书培训认证项目。目前,我院学生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的种类基本覆盖大部分专业学生的考证要求,具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获取“双证书”的比例均在80%以上。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呼市市属四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行业企业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组织、编排和裁判工作,在专业职业领域实际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三、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学院建立了就业和招生、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就业部门定期向学院领导及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反馈社会需求变化和毕业生就业状况,学院在组织调整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时,就业部门给出决策参考建议。
2014年,学院新设运动体育保健专业,面向全区招生;结合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和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流向,调减这两个专业在全区招生计划;结合项目管理中心现役运动员求学特点,增加对他们的招生宣传和招生力度,保证运动训练专业生源数量和质量。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调整,吸引非体育类考生报考,有效提高了生源质量,也为毕业生更好就业奠定了基础。
学院建立的就业和招生、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不仅强化了社会需求及毕业生就业状况对专业设置、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的反馈和促进作用,同时也对形成招生、培养、就业为一体的良性互动循环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2014年,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全体师生、各系、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项任务,确保毕业生实现了充分、高质量就业。2015年,学院将主动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全力以赴做好201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的体育专门人才。
|